甘肃临洮出土马家窑文化彩陶首次展出 5000年前“表情包”揭秘史前信仰
时间:2025-09-18 16:40:01 来源:网络

近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推出“考古新发现成果展”系列展览,首期聚焦甘肃临洮寺洼遗址最新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并于今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展览旨在加快考古成果与公众见面的速度,让珍贵的出土文物不再“深藏数年”。

此次展出的多件彩陶中,一件复原后的“彩陶钵”尤为引人注目。它出土自寺洼遗址的一处灰坑,最初已破碎四散,但因表面彩绘纹饰前所未见,考古专家优先对其进行了拼接修复。专家分析,其纹饰中的短横可能象征大地,中间三道竖线代表通天柱,两侧被鸟形纹环绕,反映出先民对沟通天地的深切渴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志委表示,这一纹饰在学界引发多种解读,有专家视为鸟形,也有专家认为近似植物,但其独特性和首次发现的价值得到一致认可。

另一件彩陶瓶虽仅存颈部残片,却清晰保留了一张人面纹饰:圆睁的双眼下方,有一道夺眶而出的“泪滴”。这张神秘的史前“哭脸”,被认为可能寄托了先民对生命之水滋养土地、繁衍族群的祈愿。因其造型与现代聊天中常用的“哭脸”表情包高度相似,观众得以跨越五千年,直观感受远古人类的精神世界。

展览中还有一件纹饰仅绘一半的彩陶瓶,在马家窑彩陶中极为罕见。黑彩末端可见明显的“笔锋”,整体布局整齐,说明留白是刻意为之,可能用于标识特殊用途。这一细节也证实了当时的彩绘已使用“软笔”类工具绘制。

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500—4000年,地处黄河上游,其彩陶制作代表了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考古研究表明,马家窑文化源自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西迁,在甘青地区融合发展并形成独特风格。展品中一件彩陶壶上出现的仰韶文化经典圆弧三角纹,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微观体现。

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志刚指出,马家窑文化的影响范围十分广泛,西至新疆,南达四川、云南,北抵宁夏,东到陇东,显示出强大的文化传播与影响力。

寺洼遗址考古项目刚获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本次展出的彩陶多数出自该遗址。展览计划持续三个月,观众可通过实名预约免费参观。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 173183 资讯平台 —— 游戏党、数码控和汽车迷的专属信息集结地!

    咱这儿专治各种 “信息荒”:游戏圈的新瓜旧料咱全兜着,新游预告、版本更新、赛事骚操作,保证让你比队友先一步摸到版本密码;数码圈的新鲜货更别错过,小到能塞进兜的耳机,大到能压垮桌的主机,新品解析、性能扒皮,帮你躲开商家的 “彩虹屁”;汽车圈的瓜也管够,新车上市、技术突破、政策变动,不管是喝油的、用电的还是只存在于图纸上的,都给你唠得明明白白。

    咱不整那些云里雾里的词儿,专业干货全给你嚼碎了说。管你是抱着手柄的硬核玩家,揣着拆机组装的数码狂魔,还是对着仪表盘流口水的汽车迷,来了就别走,保准有你的菜!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601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