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建筑用材来源首次揭示 高海拔木材见证帝国资源动员能力
时间:2025-10-24 16:58:04 来源:网络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在权威考古期刊《Antiquity》上联合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秦陵陪葬坑木质建筑的用材来源,为理解秦帝国庞大的资源调配与组织能力提供了全新实物证据。

研究团队对来自兵马俑坑、百戏俑坑及石铠甲坑的657份炭化木质构件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建筑木材主要并非产自陵区附近的骊山,而是大量使用了生长于高海拔山区的暗针叶林树种,其中以冷杉属占比最高。这类树种通常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上山区,表明秦陵建设所需木材可能来自秦岭东段如华山等高峰区域,但也尚未完全排除《史记》所载“蜀、荆地材”的可能性。

研究还发现,不同时期修建的陪葬坑在用材上呈现明显变化。早期建造的石铠甲坑以侧柏等低海拔柏木为主;而后期修建、被认为存在赶工迹象的兵马俑坑,则几乎全部转为使用高海拔暗针叶树种。这一变化反映出随着工程推进,秦陵木材采伐逐渐转向更高海拔的集中林区,体现了资源开发强度的持续加大。

此外,针对古代“君松椁,大夫柏椁”的礼制记载,本次研究并未在秦陵陪葬坑中发现严格遵循此类等级规范的证据。位置与重要性相近的坑体,其用材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秦代实际用材策略更注重资源调度实效,而非拘泥于礼制象征。

作为对秦陵木质建筑遗存的首次系统性分析,该研究不仅破解了秦陵建筑材料的来源之谜,也为进一步探索秦帝国的资源管理体系、生态影响与国家动员能力开辟了新的科学路径。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 173183 资讯平台 —— 游戏党、数码控和汽车迷的专属信息集结地!

    咱这儿专治各种 “信息荒”:游戏圈的新瓜旧料咱全兜着,新游预告、版本更新、赛事骚操作,保证让你比队友先一步摸到版本密码;数码圈的新鲜货更别错过,小到能塞进兜的耳机,大到能压垮桌的主机,新品解析、性能扒皮,帮你躲开商家的 “彩虹屁”;汽车圈的瓜也管够,新车上市、技术突破、政策变动,不管是喝油的、用电的还是只存在于图纸上的,都给你唠得明明白白。

    咱不整那些云里雾里的词儿,专业干货全给你嚼碎了说。管你是抱着手柄的硬核玩家,揣着拆机组装的数码狂魔,还是对着仪表盘流口水的汽车迷,来了就别走,保准有你的菜!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601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