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来自26个国家的300余位文博机构代表齐聚第七届太和论坛,共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论坛期间,多国博物馆与故宫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启文明交流新篇章。

百年守护成就文化地标
从紫禁城到博物院,百年间故宫完成了从皇家禁地向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变。经历战火与南迁的考验,如今195万件(套)馆藏珍品得到系统性保护修复,开放面积持续扩大,数字化产品与文创开发广受欢迎。日本皇居三之丸尚藏馆馆长岛谷弘幸二十余次造访故宫,亲证展陈水平飞跃;法国凡尔赛宫馆长萨洛梅赞叹故宫布局蕴含的宇宙秩序感;智利米拉多尔博物馆执行董事里维拉称故宫是“理解中国的最佳场所”。
文明互鉴拓展合作路径
国际合作实践在百年故宫结出硕果:
伊朗国家博物馆与故宫合作举办“璀璨波斯”文物展,并计划开展中国陶瓷联合研究
法国吉美博物馆正推进故宫藏品赴法展览计划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在策展、修复领域建立常态化专家交流机制
柬埔寨吴哥窟寻求在游客分流、石材保护方面借鉴故宫经验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伊斯梅洛娃表示,希望派遣人员来华学习纺织品修复技术。各国代表普遍认为,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保护与知识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太和论坛凝聚全球共识
创立于2016年的太和论坛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文博交流平台。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总馆长埃伯特评价此为“职业生涯中最出色的国际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讨论,凡尔赛宫代表分享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保护经验。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鲁宾逊指出,故宫正在国际文博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领导作用。
大英博物馆馆长卡利南在社交媒体上用中文为故宫送上生日祝福,并期待下一个百年。这座走过世纪历程的文化殿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架设起文明互鉴的金桥。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 秦陵建筑用材来源首次揭示 高海拔木材见证帝国资源动员能力
- 为文明存记忆,为传承留眼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十年成果展侧记
- 索尼在诉讼中正式确认《地平线》电影化 预计2027年上映
- 千年瓷都景德镇对话世界市长:以瓷为媒,绘就“器成天下走”新画卷
- 中国考古学会年会聚焦多项重大发现 科技助力揭示文明演进新图景
- 《彼方的她-Aliya》:大学生社团创业的第一款游戏销量破10万,靠“情感交互”破局与蜕变 | 创作手记
- 铁路“歌迷专列”暖心启程,打造深夜归途的“移动追梦空间”
- 《巫师3》十周年巡回音乐会中国上海站获批 2026年3月举办
- 故宫百年院庆架设文明对话金桥 全球文博领袖共商合作新篇
- 文化科技融合奏响时代强音——“只有河南”以戏剧之力传递文明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