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银川举办的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二次年会汇聚全国考古专家,发布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进展,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历史时期的多维度突破。
宁夏姚河塬:西周诸侯国都邑重现
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经持续发掘,确认为一处西周诸侯国都邑城址。考古工作者在此揭露出诸侯国君家族墓地、铸铜作坊、宗庙宫殿建筑等遗迹,出土陶器、青铜器、甲骨文等珍贵文物。该遗址年代从商代晚期延续至春秋早期,为研究周王朝对西北边地的治理提供了关键实证。

史前文化序列构建取得突破
宁夏考古团队通过系统调查与重点发掘,构建起从仰韶早期至齐家文化的完整文化发展序列。其中,隆德沙塘北塬遗址发现并命名了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沙塘北塬类型”,有效衔接了菜园文化与齐家文化之间的缺环,填补了龙山时代研究的重要空白。

科技考古揭示文明细节
浙江大学通过显微CT技术对上山文化陶片进行研究,首次从植物印痕中提取出万年前水稻穗轴的三维形态,为水稻驯化研究补充关键证据。同时发现稗壳作为陶器羼和料的使用,揭示了早期农业的多样性,将稻作起源研究置于更广阔的湿地植物管理框架下。

殷墟考古再现“大邑商”格局
殷墟洹河北岸地区考古发现“三横四纵”道路网络,西北冈商王陵区外围发现围沟与大墓。这些发现深化了对商代都城布局的认识,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新资料。
中外联合考古见证丝路交流
故宫博物院与阿联酋开展的联合考古在朱尔法遗址发现元明时期龙泉青瓷、景德镇青花瓷等中国外销瓷,特别是明早期官样青瓷,成为明朝与波斯湾地区官方交往的实物证据,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珍贵材料。
这些考古新发现通过多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对中华文明起源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认识,展现了新时代考古学的使命与担当。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 校园舞台绽放青春光彩:超八成大学生观看社团演出,艺术社团成美育实践热土
- 《彼方的她-Aliya》:大学生社团创业的第一款游戏销量破10万,靠“情感交互”破局与蜕变 | 创作手记
- 文化科技融合奏响时代强音——“只有河南”以戏剧之力传递文明回响
- 故宫百年院庆架设文明对话金桥 全球文博领袖共商合作新篇
- 【回顾】2025 (CGDC)中国游戏开发者大会Indie专场圆满落幕
- 秦陵建筑用材来源首次揭示 高海拔木材见证帝国资源动员能力
- 为文明存记忆,为传承留眼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十年成果展侧记
- 中国考古学会年会聚焦多项重大发现 科技助力揭示文明演进新图景
- 一枚龟符,调动千军!巴州博物馆藏唐代“军事密码”揭秘
- 索尼在诉讼中正式确认《地平线》电影化 预计2027年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