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会年会聚焦多项重大发现 科技助力揭示文明演进新图景
时间:2025-10-20 16:36:05 来源:网络

近日在银川举办的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二次年会汇聚全国考古专家,发布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进展,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历史时期的多维度突破。

宁夏姚河塬:西周诸侯国都邑重现
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经持续发掘,确认为一处西周诸侯国都邑城址。考古工作者在此揭露出诸侯国君家族墓地、铸铜作坊、宗庙宫殿建筑等遗迹,出土陶器、青铜器、甲骨文等珍贵文物。该遗址年代从商代晚期延续至春秋早期,为研究周王朝对西北边地的治理提供了关键实证。

史前文化序列构建取得突破
宁夏考古团队通过系统调查与重点发掘,构建起从仰韶早期至齐家文化的完整文化发展序列。其中,隆德沙塘北塬遗址发现并命名了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沙塘北塬类型”,有效衔接了菜园文化与齐家文化之间的缺环,填补了龙山时代研究的重要空白。

科技考古揭示文明细节
浙江大学通过显微CT技术对上山文化陶片进行研究,首次从植物印痕中提取出万年前水稻穗轴的三维形态,为水稻驯化研究补充关键证据。同时发现稗壳作为陶器羼和料的使用,揭示了早期农业的多样性,将稻作起源研究置于更广阔的湿地植物管理框架下。

殷墟考古再现“大邑商”格局
殷墟洹河北岸地区考古发现“三横四纵”道路网络,西北冈商王陵区外围发现围沟与大墓。这些发现深化了对商代都城布局的认识,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新资料。

中外联合考古见证丝路交流
故宫博物院与阿联酋开展的联合考古在朱尔法遗址发现元明时期龙泉青瓷、景德镇青花瓷等中国外销瓷,特别是明早期官样青瓷,成为明朝与波斯湾地区官方交往的实物证据,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珍贵材料。

这些考古新发现通过多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对中华文明起源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认识,展现了新时代考古学的使命与担当。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 173183 资讯平台 —— 游戏党、数码控和汽车迷的专属信息集结地!

    咱这儿专治各种 “信息荒”:游戏圈的新瓜旧料咱全兜着,新游预告、版本更新、赛事骚操作,保证让你比队友先一步摸到版本密码;数码圈的新鲜货更别错过,小到能塞进兜的耳机,大到能压垮桌的主机,新品解析、性能扒皮,帮你躲开商家的 “彩虹屁”;汽车圈的瓜也管够,新车上市、技术突破、政策变动,不管是喝油的、用电的还是只存在于图纸上的,都给你唠得明明白白。

    咱不整那些云里雾里的词儿,专业干货全给你嚼碎了说。管你是抱着手柄的硬核玩家,揣着拆机组装的数码狂魔,还是对着仪表盘流口水的汽车迷,来了就别走,保准有你的菜!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60178@qq.com